浅议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的施工设计与质量管理-袁滨
摘要: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 一个功能完善、优化、设计的弱电系统得到完美的体现,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弱电系统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设计;施工管理
作者:袁滨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人民生活和自身素质得以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的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有了较高要求,加之电子信息产业正快速发展并向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与此相适应,各种不同档次的公寓、生活小区纷纷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智能需求。
2工程的实施要点
(1)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准确把握工程的设计标准和系统的功能定位,从功能需求出发,使总体设计能够反映具体工程的功能特色。
(2)弱电承包商的选择。目前,由系统集成商(主承包商)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工程运作模式较多。从某种意义上讲,系统集成商是技术能力、工程管理、组织能力三者的有机"集成"。
(3)弱电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虽然弱电工程的开通运行是工程成功的重要标志,但智能化建筑要以实现其功能和获得投资回报作为最终目标。
3 施工工艺
3.1现场安装阶段
(1)土建施工配合阶段:应依据土建专业图上标注的各系统所需预埋件,预留楼板洞、墙洞的施工,并根据各系统平面管线敷设图进行暗管预埋:工作。
(2)机电设备安装阶段:依据各系统平面管线敷设图进行桥架、主干管、支干管等明线的敷设工作。
(3)弱电系统专项施工队应对土建专项施工单位机电设备安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现场安装配合,与机电设备供应商共同磋商技术衔接问题 。
(4)土建施工单位为弱电系统专项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所需的水、电条件,提供高位作业的作业台。
(5)机电设备供应商应提供机电设备本体的预留测点位置及连接件规格,提供进入各系统的元件的原理及接线方式,提供智能设备的原理及通信接口等技术文件及图纸,并义务进行技术配合。
(6)设计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负责。
3.2调试阶段
(1)系统软件进场前联调。
(2)系统硬件进场前联调。
(3)控制设备单体调校。
(4)工程现场软硬件冷态调校。
(5)弱电各子系统调试工作。
(6)机电设备安装单位与子系统现场调试人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调试工作。
4施工图纸的设计
施工图纸是施工安装单位进行施工的依据,它是对每个子系统设计方案实施的具体反映,一般在子系统细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的设计、绘制。
4.1施工图的设计编制步骤
(1)了解、分析、综合业主对每个子系统的需求,确定各类信息点的设置。
(2)设计、编制施工图。
(3)施工图送交有施工图设计出图资格的单位审查、确认并签章出图。
4.2各子系统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1)弱电间施工图弱电间施工图是弱电总包根据各个子系统对管线及在弱电问放置设备的要求而进行设计的,它包括各楼层弱电间线槽布置图(含各个桥架、线槽的物理尺寸及使用分配等);各楼层弱电间施工图(含各个方向的视图)。
(2)综合布线系统
(3)线槽安装详图:包括地面线槽、垂直线槽及线管的安装详细说明示意图。
(4)各楼层管线平面图:表示地面线槽、垂直线槽、线管及信息终端的安装位置图。
4.3 背景音响/紧急广播系统
(1)广播系统原理图:广播系统的控制中心和各广 播分区的音源及扬声器、音控开关、楼层控制箱的分布等。
(2)广播子系统强切换原理图:对需要配置若干子系统的广播系统、强切换原理图用于说明。
(3)施工说明:扬声器、音控开关、楼层控制箱及管线的图例及安装说明。
(4)各个楼层的公共广播平面图:包括各个楼层公共广播所需的管线、扬声器、楼层控制箱、音控开关的安装位置图。
4.4 共用无线电视系统 CATV和卫星接收系统
作为智能建筑的CATV系统设计,对系统保证用户电平,解决弱场强收视问题,保证图像的传输质量以及节 目来源均应予以充分考虑。系统的前端设备 CATV的主要部分,其对信号处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因此前端系统输出应具有较高的质量来满足分配系统所需电平。
卫星接收系统的选址、安装及调试是一个重要部分,经接收、解调、调制后的卫星信号混合入共用无线电视系统前端部分,经传输分配系统送至各用户终端。
4.5智能卡系统
(1)系统原理图:包括发卡系统、各子系统的网络结构,系统的主要配置,该系统与物业管理系统的互连。
(2)施工说明:电源供电管线、RS一485总线的管线及门禁安装(电子门锁、读卡机等)说明。
(3)各楼层平面图:管线及电子门锁、读卡机等的位置图。
4.6 BA系统
(1)系统原理图: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包括新风机组的控制、空调机组的控制)、通排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控制、给排水系统、电梯的监测、与相关系统的通信联网和联动控制等方案。
(2)施工说明:管线施工要求、主要设备的安装要求等。
(3)各楼层平面图:管线及各类设备的位置图。
5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5.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关系等 ;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情况,确保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一致。
5.2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
按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并严格执行依据施工工艺框图制定的质量保证体系;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并填写调试记录。
(1)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弱电工程往往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工程现场应与各专业密切配合,尤其在阀门、流量计、水管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等,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2)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与验收。由于弱电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而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完毕,应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应按照隐蔽工程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并填写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分清责任,避免相互推诿,确保工程质量。
5.3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前进行文档检查,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各项测试数据,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经相关部门确认: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6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及计算机控制通信和设备 自动化管理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求我们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完善新设计,同时更要意识到,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设计中要有全面的观点,创造投资合理,环境舒适的智能建筑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杜成章建筑智能化的系统设计[Z].
[2]李 林.智能大厦系统工程[Z].
[3]邹玉召.浅谈对弱电系统设计的研究[z].